找到相关内容1684篇,用时1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下]《金刚棒喝》

    究竟何者为优?宣化:你自己信的宗教最好。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好,你也不会去信了。 问:《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否以无所住而生其心”来解释它?宣化:这个过去心...乱七八糟的? 问:鸠般茶鬼的茶”字荼”字?宣化:这鸠般茶又念鸠般荼,本来是鸠般荼,不过一般人都念鸠般茶了。因为念得多了,这鬼他自己也大约知道他的名字被人改了,叫鸠般茶他也知道是叫他。那么本来是...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0675659.html
  • 四种涅槃

    法、不着相的法。佛付法给摩诃迦叶的偈子说: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法本法无法”,意思是一切心法根本就没有实法,都是病与药、随机假设的,所以虽有而无。无法法亦法”,虽然无法,但是假用不无。譬如,世界宛然有,身体宛然有,衣食住行等等也统统都不是没有,而且各个都能够派上用场。说个无法还是不曾离法。今付无法时”,因佛法是病与药的,虽有而无、虽无而有,所以现在传付这个法...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1875667.html
  • 《破除邪说论》——索达吉堪布

    无师自悟,乃天然外道。今曹溪祖在,求印证。”于是大师就往六祖处去求取印证并终获六祖认可,从此留下了一宿觉”的千古美谈。再看萧先生的言行:除了对千余年前的二祖慧可、五祖弘忍,以及近代已过世的虚云...三样,除此以外,当然还具备一定的戒、定、慧及闻、思、修之基础,否则他也不可能如理如法地进行讲辩著等活动。这其中,辩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遣除怀疑、增上定解的手段,但恶口谩骂似的辩论”则毫无疑问不在正常...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62276320.html
  • 藏密素食观——索达吉堪布

    如果吃肉无有丝毫过患的话,慈悲心无可等伦的佛陀一定会在经典及教言中广泛号召佛教徒放开肚皮、尽情享用众生血肉;如果密宗提倡肉食的话,这种食肉无过论”也广泛见于密续及各大密宗祖师的论典。但考诸佛经及...念意论》中这样说道:瑜伽士于一切时处遮止鱼类等肉食。饭食需与行者相应,且适度。”藏地公认的观音化身——无著论师也说过:无始劫来,无数众生都曾作过自己之父母亲朋,如今,即便此等众生各依自身业力自然死亡...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63076324.html
  • 陈兵教授 :现代青年人应该如何学佛

    和人类的美好未来,有待青年去创造,弘扬佛法的重担,全赖青年来担承。如果说,老年人学佛,不妨以了死”为要,以解决死得好和死后的归宿问题为重心的话,青年学佛,则了生”为主旨。这里所说了生”,意谓...学通佛法,善于运用它来指导生活,来了生”,还须通过认真的思择、观修。 根据经教所示和自他修学的经验,笔者认为,青年,尤其是在家青年,学佛的重心,不在严格吃素,不在课诵唱念,不在持咒念佛,不在...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64676339.html
  • 元朝的崇佛及其相关的乐舞内容

    俱行,对称旨”,与当时朝廷崇释亦不无关系。一些出众些的僧人,也能得到世祖赏赐。[17]武宗皇帝亦加仿效。《大明高僧传》卷二《沙门释达益巴传》:(达益巴)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部皆得乎理之所归……...之风日益隆盛相对,元廷乐队中出现了众多的扮演佛僧形象、宣传佛教义理的歌舞内容,以至十六天魔舞的盛行等等,是毫不足奇的。若以传统理念审视之,固有可议,如虞集即曾云:是故郑卫之音,特其发于情,措诸词有...

    王福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0176960.html
  • 赵朴初与中国的人间佛教

    、服务社会、纠治传统佛教中非人间”种种偏弊的郑重宣言。人间佛教的理念中既存在佛教固有的内容,又是佛教根本教理契时代的具体指向,是印度佛教中国化、入世化倾向的进一步展现;是对大乘佛教的进一步发扬;是...这就是佛陀垂化布教最为根本的原则——契理契机。佛陀常常将自己喻为大医王,将契理契机、机说法比喻为病与药”,如他在《维摩诘经》中说:佛……为大医王,以慧以善救众生病,病与药令得服行” ;在《...

    正澄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75977111.html
  • 朱熹的儒佛之辨

    大乘佛教的入世精神,他的判断无疑是有偏差的。朱熹所讨论的心性问题,本质上不过是魏晋玄学所反复讨论的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玄学家们提出的物而无累于物”、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自然专一。” 即静坐不是禅定,只是要收敛此心”,不是要像佛教那样断绝思虑”。朱熹指出,静坐的目的是达到心的专一,这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古人洒扫物、读书求学都要求这样,《诗经》说文王雝雝在宫,...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5277295.html
  • 《魏书·释老志》与初期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方法

    出西域,外国之神),不是天子诸华所祠奉”,所以,汉、魏都只允许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修前轨”,从中可见,到后赵时,出家者已经有汉人了,否则他们不会感到已经有...石虎回答,我自己就来自边壤”,当然应当遵守本俗”,而佛是戎神,正所奉”,这个意思很清楚,我是胡人,所以要奉胡神。这种想法渐渐在汉人士大夫那里也有了,有的士大夫相信佛教,就要为它证明合法性在哪里...

    葛兆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378746.html
  • 中国佛教的顿悟学说

    的信仰和修行可以抑制贪欲迷惑,而一旦顿悟便彻底摆脱生死烦恼,从而再无可悟之处。一切教法(万品”)和修行果位的理论,都是佛机教化众生使之产生信仰,从事修行的手段。 一句话,悟就是顿悟,修(信”)...活动不定的,念就是一种动相,所谓无念,不是不起念,而是心不起虚妄分别的念想;所谓无相,是不具有相对的形相,不执著对象的相对相、差别相;所谓无住,是没有任何执著的心灵自由状态,是与《金刚经》中的无所住...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92578946.html